九州酷游

九州酷游

中纪生物邹亚平

中纪生物邹亚平
跨界很难,“沉下去”才会容易一点
——访中纪生物董事长邹亚平
 
  初见武汉中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邹亚平的时候,他正坐在办公桌的茶桌旁细心沏茶,那样子像一名考究的学者 。见记者前来,轻声说道:“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 。”
  “一个20多人的团队,经过泰半年时间研发的两个产品正在天津接受检验 。”他说,刚刚接到电话,9项检测已经通过6项 。
 
  面对现实、奋力转型
  武汉中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前身是中纪科学仪器有限公司,起初是一家专业从事病理产品和销售的贸易公司,于2012年建立 。
  受到市场竞争和受众需求的变革,古板的贸易模式在技术不绝更迭的时代里渐渐“失语” 。公司生长向那边去?
  2017年,邹亚平领导团队深入医疗工厂、医院进行调研,对医疗领域事情人员的事情状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
  “专业医生缺乏、事情量大、培养周期长等痛点,是医疗领域面临的现实状况 。”邹亚平说 。
  2017年7月,邹亚平建立武汉中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入驻光谷生物城医疗器械园,旨在走一条研爆发产的转型之路 。它是一家致力于病理学智能化检测设备研究、开发、生产并提供立异病理及病理影像大数据治理解决计划的九州酷游技企业 。专注于肿瘤检测,血液病检测等医疗领域 。
  邹亚说希望利用AI和大数据技术,提高病理的检测能力以及减轻医生的事情量 。
  为何选择落户医疗器械园呢?他说,这里的优势是能解决情况评估的难题,并且人才、研发聚集以及政策倾斜都极具吸引力 。
 
  跨界创业、道阻且长
  学行政治理学身世的邹亚平,在2001年前从未接触医疗行业 。在朋友的感召下,他进入“医学圈”,放弃从政生涯,开启创业之旅 。
  “身份的转变,是需要很大勇气的 。”邹亚平回忆起一经做的那个选择不禁叹息到:对自己确实是一个挑战!
  他利用事情之余的时间学习医学领域的相关知识,经过十年的沉淀,于2012年建立了自己的公司 。
  创业之初资金、人力都相对缺乏,只能用贸易资金支撑研爆发产,但深刻洞悉了这一领域所蕴藏的无限可能,他毅然选择坚持下去 。
  难的是产品研发初始阶段,在“宫颈癌细胞检测智能事情站”和“骨髓细胞分类智能化事情站”两个产品基本成型时,产品检测速度竟然为15分钟,离预期的目标值3分钟相隔5倍的差别 。
  “那时整个团队都陶醉在失落的气氛中,如何缩短时间,成了我们大的难题 。”邹亚平说,连续革新,不绝立异,永远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
  而这两个产品正是在天津接受检验的产品,在采访结束后的一天,其注册检验已经通过,即将拿到产品注册证 。
  目前,公司人员规模达70人,未来产品将会扩展到肾脏病理、中药材鉴定等领域,预计每年生产200到300台的产品 。
  “跨界虽难,但‘沉下去’才会简简单点 。”关于未来,邹亚平信心满满 。
网站地图